Life in a Day
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记录下他们在2010年7月24日这天的生活,最终收回超过80000条片段,近4500个小时的录像,剪成了纪录片。

2017年6月25日这平凡的一天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,或许除了自己之外,你不得而知。
而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,你可以真实的去了解到世界各地部分所发生的记录。
两位英国导演Kevin Macdonald和Ridley Scott把这三个问题抛给了YouTube的网友,邀请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记录下他们在2010年7月24日这天的生活,最终收回超过80000条片段,近4500个小时的录像,剪成了纪录片——《Life in a day 》,中文名《浮生一日》。
从凌晨到深夜,没有剧情,没有奇迹,由各式各样的人与事剪成的人生百态。生活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切换,从一个人又流向另一个,没有评判,不去打扰,只是展示。
镜头有诡异的,或是平淡的,也有震撼的……;
情绪有高兴的、还有伤心的、甚至绝望的……;
故事有沉重的、也有滑稽的、以及悲剧的……。
影片讲述着
新生命的:婴儿的诞生、小鸡的破壳和长颈鹿的出生;
孩童期的:为生计发愁擦皮鞋的亚伯、害怕癌症母亲离去的小男孩、以及那害怕长大的小女孩;
青春期的:戴着耳机在户外的喝酒少年、人生第一次刮胡子的男孩、给外婆打电话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少年、还有那无所事事学狼叫的男孩和那个跑酷很溜的小偷;
青年期的:大学毕业许久未曾与父亲见面的杰克、清晨醒来互相表达爱意的情侣、还有那个喜欢一种消失的语言里Mamihlapinatapai这个词,因为它形容的感觉很美妙的妹子以及那科普阿富汗现状的新闻记者;
中年期的:骑自行车环游世界9年出了6次车祸做过5次手术的梦想家、糟糕的瘾君子和使瘾君子清醒并失去的一切的肯、以及那个开着兰博基尼的高端玩家;
贯彻全篇的三个问题分别是:你的口袋里有什么?你热爱什么?你害怕什么?
关于口袋,有利用时间的念珠、兰博基尼的钥匙、剔牙的小树枝、很多钱(两索尔五十分)、以及什么都没有;
关于热爱,有爱家庭的、爱上帝的、爱涂着调料的烤鸡的、爱驾驶一辆好车的、爱喜欢待在角落的冰箱的、以及爱那个已经消失了的语言;
关于害怕,有怕怪物和巫婆的、害怕猫狗鼠的、害怕长大的、害怕同志的、害怕没有孩子的、害怕冰川消失的、害怕政治和战争的、以及无所畏惧的。
最后,那漫天的孔明灯,承载着人们怎样的秘密心事和默默期许?
四处散落的璀璨烟火,在它那短短的一生极尽灿烂着,最后留下那已经燃尽的烟灰。
影片的最后、23点57分,外面电闪雷鸣,她说:“现在快接近午夜了,我快没有时间做这个了。今天星期六,我上了一天的班,我知道这很疯狂。可悲哀的是我一天都在期待着能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,比如一些美好的事,一些值得感激的事,自己可以参与其中,向世人展示在这普通的一天,一个普通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。但真相是好事不常有。至于我今天,整天都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,我想要别人知道我在这,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。我不是坐在这儿告诉你们我是一个多么好的人,因为...我觉得自己没多好,我认为自己是个普通的女孩,过着普通的生活,不是那种...值得深入沟通的人,但我想成为那种人。而今天,尽管,尽管没发生什么值得一提的事,但我仿佛感觉到自己已经经历了一次涅槃。”
但其实,多数人都是普通的,创造不了壮举,改变不了社会,不过人生的考验,生老病死,只要存在都会去经历。
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一种存在感,向观众展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并且朴质的存在感。平凡的一天、平凡的人、平凡的事,让观众看尽人生百态。这是这部纪录片最难得的一点,也是最美好的一点。
所以这部影片才会吸引人,里面是那么多平凡人活生生的生活,不是努力地存在,是真实地存在,去爱、去恐惧,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意义。
不论身在何方,身处何种文化,富裕还是贫穷,博爱还是偏见,所有人一样,都一同真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伟大或渺小地存在着,扮演着各色的角色,活在这一天,活在每一天。
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,我无所畏惧,我不怕生老病死,但我害怕一生碌碌无为且毫无意义。